衡阳蒸湘区:移风易俗过端午 文明新风“粽”飘香
衡阳蒸湘区:移风易俗过端午 文明新风“粽”飘香
衡阳蒸湘区:移风易俗过端午 文明新风“粽”飘香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通讯员 汤洁 谢睿)粽香袅袅,文明绵长。端午节来临之际,5月27日,衡阳市(héngyángshì)蒸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shíjiàn)中心联合雨母山镇幸福村在东阳广场举办了一场以“我在实践中心过(guò)端午,移风易俗‘粽’飘香”为主题的(de)活动。
“我在实践中心过端午,移风易俗‘粽’飘香(piāoxiāng)”活动现场。
上午9时,活动在开场(kāichǎng)舞《欢天喜地(huāntiānxǐdì)》中拉开帷幕。随后《向往》《刘海砍樵》等节目轮番上演,点燃(diǎnrán)现场激情;原创快板串烧《移风易俗“衡”文明》以(yǐ)轻快节奏唱响文明公约,村民自发(zìfā)跟唱的声浪此起彼伏;小品《家庭风波》通过生活化的戏剧冲突,以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展现了移风易俗过程中的故事;村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手心有你》以舞姿传递了邻里温情,赢得观众(guānzhòng)阵阵掌声。
“红白喜事由红白喜事理事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pòchú)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集中宣讲环节上,幸福村党总支书记结合最新修订(xiūdìng)的(de)村规民约,详细(xiángxì)解读了移风易俗规范和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大家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的新风尚。
随着(zhe)糯米的(de)清香在广场弥漫,“端午送暖”包粽子(zòngzi)民俗体验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gāocháo)。村民们围坐一堂(yītáng),折粽叶、填糯米、系棉线,手法娴熟。温热的粽叶裹挟着糯香,承载着关怀的“暖心粽”在村民手中不断成型。随后,志愿者们一同将包好的粽子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
近年来,雨母山镇幸福村通过产业融合(rónghé)、环境整治、文化惠民等举措,推动乡风文明(wénmíng)与经济发展(fāzhǎn)互促共进。全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居环境显著(xiǎnzhù)改善,村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幸福村成功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通讯员 汤洁 谢睿)粽香袅袅,文明绵长。端午节来临之际,5月27日,衡阳市(héngyángshì)蒸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shíjiàn)中心联合雨母山镇幸福村在东阳广场举办了一场以“我在实践中心过(guò)端午,移风易俗‘粽’飘香”为主题的(de)活动。
“我在实践中心过端午,移风易俗‘粽’飘香(piāoxiāng)”活动现场。
上午9时,活动在开场(kāichǎng)舞《欢天喜地(huāntiānxǐdì)》中拉开帷幕。随后《向往》《刘海砍樵》等节目轮番上演,点燃(diǎnrán)现场激情;原创快板串烧《移风易俗“衡”文明》以(yǐ)轻快节奏唱响文明公约,村民自发(zìfā)跟唱的声浪此起彼伏;小品《家庭风波》通过生活化的戏剧冲突,以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展现了移风易俗过程中的故事;村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手心有你》以舞姿传递了邻里温情,赢得观众(guānzhòng)阵阵掌声。
“红白喜事由红白喜事理事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pòchú)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集中宣讲环节上,幸福村党总支书记结合最新修订(xiūdìng)的(de)村规民约,详细(xiángxì)解读了移风易俗规范和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大家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的新风尚。
随着(zhe)糯米的(de)清香在广场弥漫,“端午送暖”包粽子(zòngzi)民俗体验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gāocháo)。村民们围坐一堂(yītáng),折粽叶、填糯米、系棉线,手法娴熟。温热的粽叶裹挟着糯香,承载着关怀的“暖心粽”在村民手中不断成型。随后,志愿者们一同将包好的粽子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
近年来,雨母山镇幸福村通过产业融合(rónghé)、环境整治、文化惠民等举措,推动乡风文明(wénmíng)与经济发展(fāzhǎn)互促共进。全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居环境显著(xiǎnzhù)改善,村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幸福村成功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