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从人工弯腰到机械驰骋 即墨蓝村水稻种植开启智能农耕新模式

体育正文 128 0

从人工弯腰到机械驰骋 即墨蓝村水稻种植开启智能农耕新模式

从人工弯腰到机械驰骋 即墨蓝村水稻种植开启智能农耕新模式

插秧机在田间穿梭(chuānsuō)。(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信网6月3日讯 近日,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伴随(bànsuí)着高速(gāosù)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簇簇秧苗在田间挺直(tǐngzhí)腰身,远远望去水田像披上了一袭绿色的“新装”。

进入6月,水稻插秧迎来黄金季节(jìjié),连日来,蓝村街道积极抢抓有利农时,人机齐上,加快插秧进度,为(wèi)今年水稻增产增收(zēngchǎnzēngshōu)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的春稻插(chā)秧开始了,约500亩,涵盖了圣香(shèngxiāng)、圣稻、香贡、稻花香四个品种。为提高插秧效率和秧苗的成活率,今年新(xīn)增加了两台高速(gāosù)插秧机,效率高、速度快(kuài),插在土地上的水稻秧苗横平竖直且深浅一致。”青岛青香水稻专业合作社社长孙岩祥说道(shuōdào),一天能插50多亩,以这个速度计算,春稻和夏稻10天左右就能完成全部插秧作业。

田埂上,正在整理(zhěnglǐ)着秧苗的(de)稻香村村民周鲜花回忆道:“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都(dōu)是大家一起插(chā)秧的。卷起裤脚,撸起袖子,走到田里一株一株地插下去,插完累得腰酸背痛。现在科技越来越先进了,机器开起来,一个上午都不到,这(zhè)一片田都插满了,现在的农业技术确实便利太多了。”

“除满足合作社千余亩稻田的(de)种植外,我们还承接了周边地区近千亩(qiānmǔ)水稻的育苗。”孙岩祥(sūnyánxiáng)表示,植保无人机、高速插秧机等机械的加入(jiārù)减轻农户(nónghù)的劳动强度,提高稻田管护工作效率,今年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水稻育苗到苗期管理等环节都采用了科技化(kējìhuà)、机械化、智能化等手段,保证了秧苗质量。在插秧过程中(zhōng),严格按照早、密、匀、整、齐的标准,利用机械插秧,加快水稻插秧进度,让插秧工作更具科技范儿、智能范儿。

近年来,蓝村(láncūn)街道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与规模化水平。下一步,将继续把“藏粮于(liángyú)地(dì)、藏粮于技(liángyújì)”战略贯穿水稻种植全过程,加强农田(nóngtián)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持续推动粮食生产向智能化、机械化、高效化靠拢。(王云瑶 谷正原)

从人工弯腰到机械驰骋 即墨蓝村水稻种植开启智能农耕新模式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